在初冬的时节,肇源县二站镇小城子村党支部成为了“特殊”的暖心守护者。该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帮助本村患有精神疾病的村民秋收,确保水稻“颗粒归仓”,保障了病人的生活需求。这不仅是一次助农秋收行动,更是爱心的传递与升华,让患病村民及其家属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。
据了解,肇源县二站镇小城子村有一户村民患有精神疾病,其他村民家的水稻都已经收割完成。而在她家的地里,一片尚未收获的水稻却因本人病情发作,严加阻止,依然在冷风中摇摆。
据患者的弟弟向记者介绍,他姐姐今年已经60多岁,精神上有点儿问题,平时就一个人生活,生活也能自理,家里经济收入就是靠这几亩的口粮田。尤其是近几年,随着她病情的加重,春种和秋收,都是村党支部协调帮助下“抢”着完成的。为啥?大家都知道她的病情一发作,啥事儿都横加阻挡,别人也不敢靠前儿。每到春秋时节,都是村干部在耐心安抚其情绪暂时平静下来后,“抢种”和“抢收”的。而姐姐却因病情时好时坏,以至于收获到家的水稻腐烂变质或被老鼠毁害,之后变现的售粮款也打了折扣。
患者弟弟严沛国说:“我姐姐患有精神疾病,沟通起来难度很大。近年来,村党支部非常关心关注她的生活,尤其在春耕和秋收时节,都会组织村民帮忙。我们亲属很感动,非常感谢!”
“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,咱得帮助解决呀!”小城子村党支部为了能够帮助患有精神疾病的这位村民按时秋收,他们积极协调人员和车辆,明确分工,并安排专人和该村民唠嗑谈心,转移视线,缓解情绪。村干部和村民便“趁热打铁”,立刻挽起衣袖,拿起工具参与其中,在两台收割机的配合下,仅用两个小时,9亩地的水稻便收割完毕。
水稻收割完成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,尽快的将水稻销售出去变成现金,交到本人手里,也成了小城子村党支部书记冯兴友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为了能够让该村民的这些“特殊”的水稻销售出个好价钱,冯书记积极奔走,组织装卸人员和车辆,并联系当地粮食收购企业为其卖粮。在与企业负责人真诚沟通后,10120斤的水稻卖了15596元钱。
在帮助这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村民春种秋收的同时,二站镇小城子村党支部还组织村“两委”成员成立帮扶小组,深入到老人家中,疏导情绪,督促按时服药,建立信任关系,缓解其不良情绪,做好关心关爱工作,确保病人的日常生活安全、舒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