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众身边的“法律贴心人” -凯发k8国际唯一

  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>> 道德模范
群众身边的“法律贴心人”
发布时间:2025-08-18      来源:大庆网    

刘诏轩(右一)进行矛盾调解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  今年42岁的他在人民调解这条路上走过了12个春秋,他用最接地气的话讲着最质朴的道理,村民家里、田间地头,都留下了他调解的身影。他就是肇源县司法局人民调解中心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刘诏轩,凭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踏实作风,先后荣获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“中国好人”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,刘诏轩进入肇源县司法局工作,2013年成为了一名人民调解员,并喜爱上了调解工作。“每当为老百姓化解了纠纷,我特有成就感,心里特敞亮。”刘诏轩说。

  “调解的是矛盾,调顺的是民心。”这是刘诏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一次,刘诏轩接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调解——两位村民因农村公路占地补偿问题与村委会僵持不下,七年间不停上访。刘诏轩一次次主动上门,不开门见山先“说法”,而是选择先倾听,走进当事人的内心。一天和两位村民聊到了午饭时间,刘诏轩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。慢慢地,两位村民心里的坚冰渐渐融化,也道出了他们多年的苦衷和核心诉求。随后,刘诏轩以法为据、以理服人,多方协调,最终促成和解并签署息诉罢访承诺书。七年难题迎刃而解,两位村民很感激,还特地为刘诏轩送来了一面锦旗。

  从农民工的血汗钱到民办教师的安置难题,从棚改产权登记困局到居民回迁纠纷,大到调解标的额上亿元的“大活儿”,小到村民的家长里短,刘诏轩都能用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推己及人的方式,化干戈为玉帛,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法律明白人”和“主心骨”。

  2013年末,刘诏轩赴浙江“枫桥经验”发源地学习。那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他打开了新思路。“如果肇源也有一个专业的人民调解中心该多好。”回来后,面对专业人员不足、阵地建设滞后的困境,刘诏轩迎难而上,多方奔走筹措资金,终于推动肇源县司法局人民调解中心建成。自中心成立以来,800余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此成功化解,人民调解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。

  2021年,刘诏轩创新推出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“3210”服务模式,通过搭建跨部门信息协同平台,大刀阔斧简化流程,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奔波”。模式推广以来,1200余件不动产继承纠纷高效化解,7.9亿元资产顺利转移,为群众节省费用超百万元。这一创新做法获得省政府肯定,成为全省不动产登记改革的示范样板。他还创新推出“兵调兵事、兵解兵忧”调解模式,组织退役军人群体组建专业调解队伍,累计化解涉军矛盾纠纷80余起,调解成功率超95%。

  多年来,刘诏轩无偿为基层群团组织和村级组织担任公益法律顾问,累计开展公益授课与义务培训40余次,惠及近2000人。

  从“枫桥经验”的学习者到本土化创新的开拓者,从矛盾化解的“救火员”到基层善治的“建筑师”,刘诏轩以法为盾、以情为桥、以创新为刃,用4200余次耐心调解、14亿元纠纷标的的圆满落地,铸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金色桥梁。

  记者:陈经宇

 
 责任编辑:李 红艳
  聚焦大庆 更多>>
·大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心
·市文明办、市城管局持续强化户外广告牌匾设施规...
·绿色蝶变,绘就工业与生态共生画卷
·大庆油田:在匠心筑梦中点亮创新生态
·大庆,4组数字透视城市“向新力”
·黑龙江省首家全周期医学减重中心落户大庆
·大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...
  主题活动 更多>>
网站地图